广西金秀大瑶山尤绵(盘瑶)文化促进会来通城“寻根问祖” 发掘新的古瑶文化地标

©原创   04-25 20:00  

云上通城讯 通讯员 刘彩云 报道:位于湖南临湘市和湖北通城县的龙窖山(药姑山)是瑶族祖居地。2018年4月18至21日,由广西金秀大瑶山尤绵文化促进会组织的“盘瑶祖籍地考察团”(成员分别来自广西、贵州两省五市七县)一行12人,深入龙窖山、黄袍山和尤绵族群传说中的“石壁底”“石壁面”进行实地考察、“寻根问祖”。

4月21日上午,考察团一行深入通城县大坪乡境内的药姑山大风塝进行考察。考察团认为,大风塝的石屋遗址,实为瑶族先民“莫瑶”当年居住过的房屋,石墙为“莫瑶”耕地的护土(护坡)墙。“莫瑶”形成于洞庭湖畔的龙窖山、(药姑山)、幕阜山,通城应该为瑶祖故里。

4月21日下午,考察组一行抵达塘湖镇黄袍山红河白水岩电站,再次调研白水岩的地形地势。

据了解,白水岩高达330米,水流落差220米;顶部宽20多米,底部宽近百米,极象尤绵族群传说中祭祀始祖“盘王”和形成“还盘王愿”的地方—“石壁底”“石壁面”。在此之前,2017年9月29日至10月4日, 副会长赵富金等7人曾在此进行过实地调研。

“石壁底”“石壁面”,是瑶族最大支系尤绵(盘瑶)族群“漂洋过海”后第一个集体居住地域,是尤绵族群统一认可的祖籍地。尤绵族群对“石壁底”“石壁面”有永恒的记忆。因为“漂洋过海”时遇到狂风暴雨,在人毁族亡的危急关头,许愿始祖盘王获救。上岸后一时无法兑现承诺。在定居一段时间后的某年于“石壁底”“石壁面”集体还愿。之后就形成了尤绵“还盘王愿”的特别习俗。这次集体祭祀时,在用祭品有了区别。住在“石壁底”的用粽子祭祀,住在“石壁面”的用糍粑祭祀,后来把这一区别升格为认是否同宗的依据。

考察组一行实地考察后认为,白水岩极有可能是尤绵族群传说中祭祀始祖“盘王”和形成“还盘王愿”的地方。

理由:

一是塘湖镇黄袍山一带,历史上曾经有瑶族先民“莫瑶”活动,且在此居住过数百年、甚至上千年;

二是白水岩瀑布高悬,形成巨大石壁,让人记忆深刻,地形上亦极象尤绵族群传说中的“石壁底”“石壁面”;

三是白水岩一带为广袤的丘陵地带,有大量的可耕之地,且水源充足,适合人类居住,可养活成千上万的人。如今位于白水岩下方(即“石壁底”)的荻田村就生活着3000多人;位于白水岩上方(即“石壁面”)上的雷吼、大埚、望湖三个行政村就生活着4000多人;

四是白水岩一带背靠大盘山等群山,可退可守,符合瑶族生活习性和对生存、居住环境的要求。

座谈会上,考察团与通城古瑶文化研究人员进行了深入交流。团长黄盛全说:这次考察取得完满成功,认可龙窖山是瑶族的祖居地,是瑶族传说中“飘洋过海”的起岸地,石壁底、石壁面是瑶族先民祭祀“盘王”场所。同时,他提出两点建议:

一是瑶族文化研究和旅游开发,一定要坚持党的民族政策,坚持团结统一,纠正有损瑶族尊严的 “狗图腾”,将其定位为“龙犬崇拜”;

二是要尊重历史、尊重事实、尊重瑶族人民的意愿,不要想当然胡编乱造,更不能伤害民族感情。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