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银监局驻村工作队:金融扶贫“贷”动富民产业

09-10 14:56   通城广播电视台

近年来,湖北银监局扶贫工作队以扶贫信贷产品为载体,以普惠金融为保障,在精准扶贫工作上下足绣花功夫,从解决资金短板着手,助力贫困户自主发展产业,发挥金融在精准扶贫中的作用,让曾经默默无闻的省级贫困村---华家村华丽转身。

四庄乡华家村80后青年周智取,是华家村390户贫困户之一,2岁时患上小儿麻痹症致残。身残志坚的他坚持养鱼多年,但一直效益平平。想扩大规模、改造精养鱼池,却苦于没有资金。2015年10月,湖北银监局扶贫工作队进驻华家村,扶贫工作队为周智取这种自强不息的精神所感动,积极帮他申请贷款,解决他的燃眉之急。

四庄乡华家村贫困户周智取说,在他创业这几年,村“两委”和湖北银监局驻村扶贫工作队在精神上给予他支持、在技术上给予他指导、在金钱上给予他帮扶。

近几年,在扶贫工作队的帮扶和自身的努力下,周智取相继建起了养猪场、养牛场、养鸡场。现在,周智取一家一年有了几万元的收入,一家人的生活过得红红火火。

华家村地处通城县四庄乡西北部,属于幕阜山北麓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全村每六个人中就有一个贫困户,是省级贫困村。全村总人口797户3397人,2013年建档立卡贫困户有390户1678人。村里没有主导产业,村集体收入几乎为零,基础设施比较薄弱,曾是这里的真实写照。

到村之后,扶贫工作队跋山涉野,走村窜户,通过与被走访人“拉家常、问寒暖”的方式,全面了解群众的所思、所想、所需、所盼、所怨,并及时将相关信息整理汇总,对能处理的及时帮助协调解决,对一时不能处理的,及时反馈给相关部门。

湖北银监局驻华家村扶贫工作队队长邓华乔说,湖北银监局扶贫工作队自2015年驻四庄乡华家村以来,牢牢抓“精准”这个牛鼻子,积极探索建“五力驱动”扶贫模式,坚持把扶贫与扶智、扶志相结合,把扶贫与致富、乡村振兴相结合,通过组织保障、产业带动、金融输血、民生改善、教育提升等系列举措,切实把党的惠民政策和我们的工作实效体现在脱贫脱困、乡村发展上来。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产业扶贫才是脱贫攻坚的治本之策和长久之计。扶贫工作队主动外出考察学习,多方论证产业项目可行性,协调成立了华家村历史上首个专业合作社----“通城县华家泉水龙虾养殖专业合作社”,通过邀请专家和技术人员实地培训指导等形式,推动四庄乡华家村、新联村、小井村以“村集体+贫困户”模式建设小龙虾养殖示范基地,新建孔雀养殖基地2000平方米,较好地解决了村集体无任何经济收入来源和贫困户增收脱贫的问题。

四庄乡华家村村支部书记洪浪告诉记者,通过这几年的发展,小龙虾养殖产业已经辐射到周边村、贫困户和非贫困户。目前,小龙虾养殖总面积接近400亩,给村集体、贫困户、非贫困户带来稳定的收入和脱贫致富的道路。

扶贫工作队积极探索以金融杠杆撬动社会资金,采取“金融+市场主体+村集体+贫困户”方式,向华家村引进优质企业发展生猪养殖产业,带动25户贫困户通过扶贫贴息贷款获得入股分红,并向6户贫困户提供工作岗位。截至目前,扶贫工作队协调县农商行累计向华家村发放生产性贷款528.9万元。金融“血液”的输入为该村的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为脱贫攻坚提供了“源头活水”。对于那些无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工作队也是积极想办法,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中实际困难。

四庄乡华家村贫困户汪细员告诉记者,因为家庭实在困难,他两个孙子没有钱上学,联系湖北银监局驻村扶贫工作队和村“两委”后,他们积极帮自己想办法筹集学费,现在两个孙子都上了学。

扶贫工作队还利用各种渠道调动社会资源,为贫困户筹得60余万元的崭新服装、生活用品,联系浙商银行武汉分行向华家小学捐资30余万元,用于学校教学楼改造、操场硬化、校园美化等项目,极大改善了学校的办学条件,扭转了学校濒临撤销的局面。积极帮助华家村建文化场、“合心桥”、光伏发电站、硬化村组公路和村庄绿化,这些改变使华家村在2016年荣获“湖北省级生态村”称号。

四庄乡华家村华家小学校长刘方明说,以前华家小学条件比较艰苦,学生只有25人,湖北银监局驻村工作队来了以后,给了学校很大的帮扶,学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现在学生数达到了116名, 操场变大了,教室变明亮了,家长也愿意送孩子到学校来读书。

无论是在精准扶贫、美丽乡村建设等方面,还是在抗洪救灾、森林防火等方面,都能见到驻村扶贫工作队及村干部的身影,他们有效发挥了支部在华家村发展中的领导核心作用。经过驻村扶贫工作队和村“两委”的不懈努力,华家村已于2016年整体脱贫出列,人均收入从2015年的7982元增长到2017年的10092元。

湖北银监局驻华家村扶贫工作队队长邓华乔表示,下一步,将一如继往,为村“两委”出思路、想点子,为群众做小事、办实事,进一步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

【记者】黎赛明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