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蛙声一片带来产业扶贫好声音

09-13 11:30   通城广播电视台

马港镇扶贫办工作人员8月初到丁仙村调研产业,产业园里蛙声一片,好不热闹。

通城县马港镇丁仙村位于马港镇“潭下片”,水资源丰富,版图面积小,一直没有较为成熟的村级产业。今年市公路局驻村帮扶以来,为村集体增收、贫困户脱贫致富积极寻找产业扶贫出路。经过邀请专家考察,确定在丁仙村建起30亩黑斑蛙养殖基地。该产业投入资金60万元,市公路局带来帮扶资金40万元,村里再借资金投入一点,开挖养殖田时带动24户贫困户务工,每户平均增收1500元。

        市公路局驻村第一书记喻维桥介绍:“我们在田里投入种蛙,聘请经验丰富的饲养员进行日常管理,预计今年青蛙产量可达到4万斤。同时在田里套种稻谷,既可以遮阳又吸收了养分,今年6月份又投入了泥鳅6万余条。”

产量如此高,销路是否成问题呢?

“这个不用担心,我们与通城县雄业青蛙养殖合作社签订协议了的,他们包回收,18元一斤,多少都要。现在还只是个初步协议,接下来我还想将销售价格洽谈到20元。今年我们产业在购买种蛙方面投入资金较大,明年产业走向正轨之后,我们不仅不用再购买种蛙,还可以转为卖家,进行蝌蚪售卖。下一步我们将为贫困户提供更多的岗位,技术成熟之后可以把青蛙交给贫困户养殖,我们管回收,为他们提供一个稳定的收入来源。”

听完喻书记的解说,我们每个人都感到十分震惊,这小小的青蛙产业一年竟能为丁仙村带来十几万的纯收入!

这是村干部吴迪又拉着我们介绍:“你看看,这里面套种的稻谷,比旁边普通的稻谷壮多少,这穗把杆子都压弯啦!”这种生态套种套养既环保又高产,从村干部上扬的嘴角,我们也看到了产业扶贫的新希望。

9月6日,我们再次联系丁仙村村干部的时候,他们正忙着抓青蛙送到合作社,预计今年陆续可出货接近2万斤,今年可能有望收回本钱!

近年来,马港镇坚持把发展扶贫特色产业作为提高贫困群众自我发展能力,实现持续增收、稳定脱贫的根本举措,大力推广“基地+农户”产业发展模式,使产业规模进一步扩大,农特产品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得到全面提升,销售渠道得到有效拓宽,贫困户通过发展产业实现脱贫的比重持续提升。“授之以渔”的开发式产业扶贫,让农户、企业、市场每个细胞得以激活,经济效益和带动效益也更明显。

【通讯员】马港镇扶贫办 吴忧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