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宜居乡村入画来——通城打响“百日攻坚战”提升人居环境记

04-12 20:58   通城县融媒体中心   来源:通城微扶贫

四月的通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攻坚战酣,广大干群干劲正足,在隽水河畔,库塘岸边,红色圣地塘湖、边贸重镇北港……到处都是铲杂草、植树木、清垃圾、整河道、改旱厕的干群。 

整治一新的塘湖镇荻田村红河。央媒签约摄影师 刘建平  摄

环境整治  提升群众幸福感

“农村环境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已经成为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加快补齐农村人居环境和公共服务短板,就是我们的工作方向”。通城县委书记熊亚平在2019年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百日攻坚战”会上掷地有声,

基于此,全县上下打响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百日攻坚战”。

整治农村人居环境是建设美丽乡村的一个重要载体和抓手。该县把提升城乡人居环境作为全县的重点工作来抓,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学习借鉴浙江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千村示范、万村整治”的经验,结合实际,以高速公路、国省道和县级主干道沿线,河流水库沿线,乡镇集镇、高速公路出口和旅游景点沿线以及村庄沿线为重点,扎实开展清、拆、改、种、建“五大百日攻坚行动”,统筹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取得突破性进展和扎扎实实的成效,推动一批中小村提标升级,实现由“以点为主”向“由点带面”的历史性转变,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变化,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关刀镇关刀村村民沿公路建围栏。央媒签约摄影师 刘建平 摄 

“四员”服务  农村环境更亮丽

早上6点,石南镇杨家村贫困户黎兵穿上“农村保洁员”工作服,来到村路、田边捡垃圾。全县共有3000名象黎兵一样的贫困户每天忙碌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

贫困户能在家门口就业,得益于该县购买“四员”服务政策。针对农村人居环境矛盾最突出的就是垃圾污水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该县坚持问题导向,出台《通城县购买“四员”服务助力精准脱贫实施方案》,用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在全县安排3000个“四员”岗位(其中生态护林员岗位500个、农村保洁员岗位1500个、河湖库巡查员岗位500个、农村道路护路员500个),安排2500万元政府购买服务经费,其中人员经费1800万元,装备和意外伤害保险经费700万元。生态护林员、河湖库巡查员、农村道路护路员酬劳4000元/年,农村保洁员酬劳8000元/年。同时,积极推进“户分类、组保洁、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的垃圾治理模式,健全保洁长效机制,做到垃圾定点投放,及时清运处理。运用市场化方式,大力推行城乡环卫“全域一体化”第三方治理,破解垃圾处理无资金的难题。

为着力补齐农村垃圾转运、污水处理设施等方面的短板,该县加快7个乡镇污水处理厂和污水管网建设,加大农业废弃物、畜禽粪污的资源化有效治理,推动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严格管控农村的土地、耕地、山体、河道,严厉打击“两违”行为,重点整治门前乱搭乱堆乱放乱倒、畜禽散养等乱象,深入实施农村无害化厕所改造工程,截至目前,通城县完成“厕所革命”工程建设农户户厕建改达12096户,完成各类公厕50座,到年底,农村无害化厕所普及率将达到90%以上。 

隽水镇河湖库巡查员在清检河内垃圾。人民日报签约摄影师 刘建平 摄

全域绿化   绿水青山成金山银山

3月26日,大坪乡下畈村铁柱港河南岸,总投资5.19亿元的通城县城区河道生态治理项目正式开工。

“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该县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与全域绿化同步推进,重点在增绿上下功夫.以高速公路两侧可视范围、省界门户绿化为重点,对荒山荒地全面植树造林,确保应绿尽绿、四面八方进县见绿;通道绿化要采取乔木与灌木结合、常绿与落叶结合,树木与花卉结合的办法,选择适合本地生长的樟树等品种进行栽种,确保道路两侧增绿添彩;河流堤岸、水库四周要以河湖长制为抓手,按照宽林带、高密植要求,栽种垂柳等耐水性强树种,打造“水清、河畅、坡洁、岸绿、景美”的河湖生态环境;工矿废弃地以及工业园区建设大尺度的环城片林,着力提升城市森林的绿肺和休闲功能;城镇绿化对城区、乡镇集镇所有边角空地、住宅小区空地进行见缝插绿,美丽乡村绿满家园扎实推进房前屋后、家庭庭院、公共广场、道路沟渠、农田林网等空间绿化,大力发展“小果园、小茶园、小游园”,建成一批生态宜居型、农田林网型、林果基地型、风景园林型、旅游休闲型等特色绿色乡村,让绿水青山成为金山银山。 

绿化后的黄袍老区街道。 新华社签约摄影师 刘建平  摄

合力整治  文明新风扑面来 

“活禽交易市场拆迁后,臭气没有了,一眼就能望到大桥,风景都好了。”昨日,通城县城柳堤路居民魏先生说。

该县坚持“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群众参与”的工作机制。从县农业农村局抽调60名干部、县税务局抽调23名干部组建了11个人居环境整治工作队和1个工作指导专班,进驻11个乡镇,协助镇、村参与人居环境整治、美丽乡村建设,各村扶贫工作组也是人居环境整治的工作队,切实形成人居环境整治的合力。

这个县发挥村民主体作用,明确村民自觉维护公共环境的责任,引导群众主动整治房前屋后、庭院内部的环境卫生,同时,抓住清明节、“五一”、端午节、国庆节等时间节点,组织广大党员干部群众自觉加入到垃圾大清扫、卫生大监督、环境大整治等群众性活动中来。制定《通城县农村环境卫生管理办法》、《通城县农村环境卫生管理制度》、《通城县农村环境卫生村规民约》、《通城县农村环境卫生农户“门前三包”承诺书》并逐步践行,将农村人居环境有关要求纳入村规民约,加强村民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要着力提升村民的文明健康意识,把培育文明健康生活方式作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开展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鼓励群众讲卫生、树新风、除陋习,摒弃乱扔、乱吐、乱贴等不文明行为,使优美的生活环境、文明的生活方式成为村民内在自觉要求。

荒山披绿,河水变清,乡村整洁。通过整治,一个美丽宜居乡村扑面而来。 

坪头村通过整治,一个美丽宜居乡村扑面而来。光明日报签约摄影师 刘建平 摄

来源:通城微扶贫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