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城:产业扶贫资金竟然“平均分”?

04-22 21:37   通城县融媒体中心   来源:清廉通城

“是我们太糊涂啊,以为只要不把钱揣进自己腰包,全发给了群众,就不会有问题,谁知……”日前,通城县大坪乡来苏村党支部书记黎三龙等人接过处分决定时,面对调查组和部分群众深刻检讨道。

他们受处分的缘由是将产业扶贫资金当作了“大锅饭”。

2018年11月,通城县纪委监委收到上级纪委交办的实名举报大坪乡来苏村精准扶贫不精准、扶贫政策不到位的问题线索。县纪委监委迅速安排第九派出纪检监察组成立调查组,对该问题线索进行核查。

经查,来苏村属大坪乡人口密集村,贫困者众。2017年7月,在县扶贫办将第一批87271元产业扶贫资金下拨后,黎三龙等村干部罔顾上级有关精神要求,不认真入户核实,擅自召集村委会成员,用“集体决定”的方式将扶持资金按各组总人口数“平均分”。

为什么要平均分?为什么不依规依纪对产业扶贫对象据实发放?资金又是如何从财政套出来的?

带着一连串的疑问,调查组深挖细查,拿着乡财政所提供的第一批产业扶贫资金发放名册入户核对,发现这份名册竟然是伪造的,且村党支部书记、乡包保干部和驻村工作组长三级签字栏中驻村工作组组长的名字都签错了,且笔迹生硬。

循着这个疑点,调查组找到县扶贫办驻村工作组组长了解情况。果不其然,名字不是本人签的。

掌握了这一线索,且进一步入户走访调查后,调查组便找来黎三龙。

“报给乡财政所的扶贫产业资金发放表是胡编乱造的,为什么要这么做?”“扶贫产业资金发放的政策和要求你们是否按要求落实,前期仔细进行了摸底调查没有,发放金额你们如何审核把关的?”调查人员开门见山问道。

面对调查人员掌握的大量证据,黎三龙涨红了脸,全盘托出了将2017年第一批扶持资金采取“均摊”的形式发放的违纪违规事实。

原来,在乡党委政府召开产业扶贫资金如何发放的专题会议后,黎三龙觉得本村人多面广,要逐户核对扶贫对象发展产业具体情况,逐一登记造册上报工作量很大,耗时费力,且分到户的金额不大,无需小题大做,不如干脆做个顺水人情,让群众都分得“一杯羹”。为了将这笔资金从财政账户上套出来,他吩咐本村14个小组组长分别上报几名“好说话”的贫困户名单,将其“一卡通”账号统一登记并做好“通气”工作,将申报表中产业扶持项目“拍脑袋”凭感觉填好后,见驻村扶贫工作组组长阻止并拒绝签字,黎三龙便索性代其将字签了。

黎三龙等村干部的“谋划”很顺利,资金一到账,名册上的贫困户按事先说好的将钱取出来,交给各组组长按本组总人头数进行分配,于是,便有了来苏村将扶贫款变成“唐僧肉”,人人都吃一口的“胡搞”行为。

黎三龙等人还以为“平均分配”皆大欢喜,没想到真正的贫困户却不买账。最终,黎三龙等5名村干部分别受到相应的党纪处分,该事件中县扶贫办驻来苏村精准扶贫工作组组长等4名相关失职人员也被严肃问责 。

认为入户核查耗费精力,却宁愿花心思动歪脑筋,搞出将扶贫资金平均分摊这等‘怪相’,严重侵犯了贫困户的切身利益,也损害了党和政府在群众心中的形象。精准脱贫关键在精准,就是要让扶贫资金真正惠及贫困户,让党和国家的好政策真正落实到群众身边。当前脱贫攻坚已进入决战决胜期,任何一个环节工作都至关重要,对这类搞‘拍脑袋决策’,该入户不入户、该审核不审核的,该落实政策不落实政策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在严肃问责的同时必须和监督整改同步进行,做到案件查处到位,警示教育到位,制度规矩落实,部门监管跟紧,坚决严防脱贫走形式,切实将贫困群众的小事、实事、难事办好,钱同群众算,账要群众认,让他们真正受益、真正脱贫。(通城县纪委监委 毛瑜)

来源:清廉通城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