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城何婆桥村:“薄刀埂”上斩穷根

07-23 21:45   咸宁日报  

(新闻来源:咸宁日报)通城县马港镇何婆桥村,900多户,4000多人口,其中贫困户180户。

一条狭长迂曲的山叫“薄刀埂”,把全村“砍”成两半。

路不通,一村之间,这边那边,隔如天渊。

“薄刀埂”周围万亩生态林,绿浪滚滚,清泉洌洌。这里是隽水、秀水的源头,曾是抗日长沙保卫战的外围战场,有明朝古墓群,驿道凉亭,堪称通城“后花园”。发展种养业、旅游业,潜力巨大。

这么一个资源富矿,还没有摘掉“贫帽”。

原因就是‘薄刀埂”作“梗”。

2014年3月,通城县医院扶贫工作队进村了。担任工作队长的副院长王林甫是县医院脑外科的“一把刀”。拿手术刀改“拿镰刀”,开始他有些忐忑,不知从何下手。

一同驻村的县医院党总支书记、全国劳动模范金凌应态度坚决:“今年通城整体脱贫摘帽,县医院的挂点村必须脱贫,没有退路。”

大家的眼光都聚焦到了“薄刀埂”。“乡亲们,何婆桥村这好的地方,不少家庭都有车,一到年节挤得没鼻子没眼,大家说要不要修路?”

工作队发动和主持的湾子会、屋堂会,一连开了20多场。

工作队一边向政府职能部门争取项目资金,一边发动村民及关心何婆桥发展的爱心人士,募集资金30多万元。

推土机隆隆上了埂,有的村民却打起了退堂鼓。有的为田地占多占少抱不平,有的说“没有钱就莫修路”,“国家的钱哪去了?”

过一埂化一埂,工作队继续磨鞋底嘴皮。

“乡亲们,全国人民都要脱贫,国家也有困难。”我们不能两眼向上,光等、靠、要。村里修路,只能自己想办法。为什么别地方的路修得那么好?我们就不能?”……

10公里长的“薄刀埂”的路,修的一波三迭,九曲回肠。

今年7月初,路终于修通了。路面还未硬化刷黑,何婆桥村就象水开了锅——

安排50人就业的2个扶贫加工厂正在申报;

油菜、中药材基地流转2000多亩;

鱼、羊、牛等养殖热起来;大手笔旅游开发进入规划……

“路一通,我就立马回村办厂!"村里在外经商多年的几位老板,都急着要回来办厂。当初那些思想不通的村民也豁然开朗:“路修好了,大家的日子都好过了,以后再有这种事,我一定积极带头!

“薄刀埂″路通的多米诺效应还刚刚开始。

“路梗阻”消除了,“穷根子"斩断了,何婆桥脱贫“摘帽”指日可待……

“我年轻时把县医院建好了,现在年纪大了,就把家乡扶贫村建设好!"金凌应如是说。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