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城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美丽乡村

©原创   10-04 10:04   通城县融媒体中心





大坪乡内冲瑶族村



冷塅村月季庄园

名   片

位于鄂南边陲的瑶乡通城,在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生态保护与建设也取得丰硕成果。

今年4月初,咸宁市通城县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百日攻坚”行动,全县共投入整治资金1.48亿元,清理各类垃圾16000余吨,并全面完成162个村庄绿化美化。

如今,通城县城乡面貌焕然一新,村庄集镇更加靓丽,河库塘堰更加清澈,道路更加顺畅,农村环境更加优美,一个又一个精心打造的宜居宜业宜游美丽乡村在通城大地绽放。

冷塅村变为明星村

“以前就靠卖点自家种的谷子,一年有两三千块钱的收入,如今到月季庄园做事,每天就有一百多块钱报酬。”9月18日上午,通城县麦市镇冷塅村村民75岁的何观德老人乐呵呵地说。

走进月季庄园,20余万株月季有的含苞待放,有的已迎风绽放,喜迎八方来客。昔日的贫困村蜕变为示范村、明星村。

冷塅村位于麦市镇东南部,与江西省毗邻,曾是通城县42个重点贫困村之一。全村628户2780人,耕地面积仅1890亩,人均不到7分地。

2017年,当地政府引进湖北沉锣湾旅游发展有限公司,以“公司+集体+农户”的模式,变“输血”为“造血”,走出一条富民强村的绿色发展之路。

该公司董事长晏波文是通城返乡能人,在通城县委、县政府的支持下,先后流转600多亩土地,建设油茶、黄茶、小龙虾养殖基地。去年又投资1200万元,将曾经的抛荒田打造成百余亩月季庄园,带动80余户贫困户增收。

何观德来月季庄园务工后,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在园区进行施肥除草剪枝,一年收入1.6万元,加上自家3亩多地的流转租金1300元,如今一年收入近两万。

晏波文介绍,月季庄园共带动冷塅村60多户农户在园内务工,一年直接发放务工工资30余万元,另外村集体每年可分红3万元。

在产业振兴的带动下,全村社会事业也稳步发展。

如今,冷塅村总共投资1900多万元,建成党群服务中心、文化广场、停车场、公厕等基础设施,并对道路、河道进行改造升级,完成沉锣湾周边地区绿化、亮化、美化工作。

山水左港展新貌

通城县五里镇左港村坐落于湘鄂两省交界的相师山下,辖区面积12.9平方公里,下辖9个村民小组708户3789人。村内有2500亩人工湖—左港水库,森林覆盖率达70%。

近年来,左港村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为契机,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过去,左港村因为穷,大部分年轻人都外出务工。2017年,湖北瀛通通讯线材股份有限公司在左港村率先启动美丽乡村建设,吸引能人返乡创业。仅今年上半年,该公司董事长黄晖个人出资就达5000万元。

在镇、村干部的协调下,当地流转100多亩土地和山林,采取先建后补的方式搭建钢架大棚,引进大红蜜宝等多个火龙果成株品种进行试种。目前,四季果园基地已初具规模,当地村民除了收取流转土地的租金,还能通过务工增加收入近8000元。

“我们将打造集采摘、观光、休闲于一体的‘山地水乡·善源谷’,使其成为实现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左港村第一书记方林生说。

如今,全村21公里道路完成拓宽升级,按农村二级公路标准硬化、刷黑,并已完成亮化、绿化工作。百余亩四季花海、50亩绿化草坪基地和50亩“小龙虾与荷花”共养基地,都将于2019年10月底完工。

变化摆在眼前,群众满意了,村委班子的凝聚力也不断增强。

在村“两委”带动下,村民们开始发展现代农业,种植油茶、板栗,养猪、养鸡、养鸭、养蛇等,目前有规模的养殖大户达上十家;成立了油茶种植专业合作社,带动十几个贫困户就业。

回味乡愁 醉美横冲

北港镇横冲村是通城县实施乡村振兴和美丽乡村建设的12个示范村之一。

该村坚持以党建引领,充分发挥村“两委”班子和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以改善基础设施和农村人居环境为基础,以产业振兴为重点,擦亮“回味乡愁、醉美横冲”美丽乡村品牌。

发挥党员模范作用,弘扬正能量。

横冲村党支部书记袁明单在每一个有共产党员的家庭住宅门口,都钉上一个红色小匾牌,上书“珍惜党员荣誉,争做先锋表率——共产党员户”。

党员袁春风,带头规范垃圾处理,从自家亲属抓起。发现家人把垃圾倒进河里,她带着家人一起赤脚到河边,不仅把自家倒的垃圾打捞起来,还把其他村民倒在河里的垃圾也全部捞上来,村民们被其打动,不再乱到垃圾。

袁明单说,硬性阻止,难免发生冲突,对党员以及家属严格要求,凸显党员干部的先进性与引领作用,就能顺利地把好办法好制度推行下去。

如今,横冲村村容村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实现了村组的绿化、亮化、美化,公共生产生活休闲设施完善,让每个走进村里的游人眼前一亮。

从2017年8月开始,横冲村以农村综合改革试点为契机,按照“村社一体、合股联营”思路,采取“党支部+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成立横冲村同富现代农业发展公司,将全村土地流转起来发展产业。全村已创办农民专业合作社11家,带动146户475人实现脱贫致富。“村里已经建成一个2.47公里、1500亩的产业带,发展了龙虾、黑斑蛙、鲜果采摘、无土蔬菜、生态茶园、中药材、花卉苗木等特色产业基地。加上专业户的养猪、养牛、养鹿等特色养殖,全村农业产业已初具规模。”袁明单说。

唤醒古老瑶文化

大坪乡内冲瑶族村是一个古老的瑶族村寨,2018年被中国民协命名为“中国古瑶文化之乡和传承展示基地”。

内冲瑶族村曾是通城县42个建档立卡重点贫困村之一,辖10个村民小组,338户,1423人,建档立卡贫困户198户841人。2016年整村脱贫出列,目前是巩固提升脱贫成效阶段。

去年以来,通城县积极探索脱贫攻坚重点、美丽乡村试点、乡村旅游景点、基层党建示范点相结合的乡村发展新模式,建设瑶族风情村,打造“中华古瑶第一村”。

走进占地面积20余亩的“瑶望千年”广场,远远就能看到一面由黄铜倒模浇筑而成的铜鼓,该铜鼓直径8米、重30余吨,引人注目。“广场建成后,可以满足村民们的娱乐需求,还可举办大型演出。”大坪乡党委副书记胡志刚说。

美丽乡村建设项目繁多,土地征收、拆迁安置、环境整治等,每一项工作都牵涉到村民的切身利益。村“两委”发挥支部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核心作用,增强群众持续稳定增收能力。同时,该村以村规民约为基础,建立政府、村集体、村民“三位一体”共谋、共建、共管、共评、共享机制,让村民积极参与到人居环境整治、美丽乡村建设中来。

美丽乡村建起来,还要带动村民脱贫致富。内冲瑶族村以市场为导向,以政策为牵引,以种植养殖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为重点,大力发展优势特色产业。

全村建成500亩红心猕猴桃基地、300亩野生茶园、50亩柿子基地、60千瓦光伏发电站、有200只黑山羊的养殖场和10个无土蔬菜大棚。去年,村级集体经济收入7万元,带动贫困户120户在家门口就业或务工。

据县精准扶贫工作组相关统计,去年,该村136户享受产业扶持金173455元;37户(享受)办理金融扶贫小额贷款共215万元;落实“四员”服务岗位18个,增收9.2万元。

廉政文化进四庄

通城县四庄乡清水村拥有良好的山水资源和厚重的文化底蕴。2019年7月2日,清水村美丽乡村“清水画廊”正式开园迎客,共接待游客3万余人次。投入运营后辐射周边五个村,带动6000余户农户增收。

精心打造的清水十三景突出双莲文化(青莲、清廉)主题,融合农业产业化、共享田园、亲水产业、文旅观光,是通城县乡村旅游基地、党员干部廉政教育基地。清水·廉文化馆是四庄乡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该馆建筑以红色为主色调,以警示钟、莲花等元素为主,共设置序厅、展示区、视频观影区三个部分。整个设计集思想性、艺术性、教育性、观赏性于一体,追溯廉洁之源,警示贪腐之害,弘扬清风正气。“走!去四庄清水摘莲蓬!”盛夏时节,三两好友相邀,前往通城县四庄乡清水村莲子基地赏花采莲,实在美哉。“每天大概有800到1000人来参观游玩,大多数游人来了之后都会带一些新鲜的莲蓬、莲子产品回去。”四庄乡党委副书记张天明说。

该乡通过政府引导,连片规模化种植,免费发种子、补贴耕田费用,在清水村、庙下村、五花村发展了3000余亩湘莲基地,并成立合作社,带动村民和村集体增收。

该村2组贫困户金白虎,今年49岁,种植莲子4.5亩,在网上销售干莲子200斤,实现收入8000余元。

据该乡某电商平台负责人介绍,“清水莲子”系列产品预计今年可实现网上销售12000斤,销售额71760元。

撰文:吴伟斌 吴忠福 图片由通城县农业农村局提供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