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城记“疫”||身在异乡非异客 我们都是华夏人

04-10 16:55   通城县融媒体中心  

静候,花开。

历经77天,终于,武汉重启了!

涅槃重生的,不仅仅是英雄之城,还有我们“此生不悔入华夏”的中国心!

这场全民战“疫”,给了我们太多的震撼和感动,每一刻都值得铭记!

无数个平凡的故事,让我们的共同记“疫”奔涌成河,汇聚成海,化作中华民族的精神力量!


这是疫情期间发生在湖北通城——一个距离武汉只有一百多公里的小城里的小故事,很小很小,却很温暖。

0

1


甘肃人马先生一直在江西开店,2019年年底带着全家到湖北通城的朋友家小聚,结果因封城而滞留下来。朋友劝说他们安心住下,近一个月时间招待很周到。然而,一家五口叨扰太久,马先生总觉得不安。他想住酒店,但酒店也不开门。尽管朋友再三挽留,甚至要生气了,体谅朋友的马先生还是通过防控工作人员联系到通城救助站,做完CT等健康检查后,一家五口搬了过来。

救助站负责人老张就像一个临时大家庭的家长,他说疫情期间有很多外地人回不了家,就到救助站来了,安徽、河南、江西的都有,有一些并非流浪人员,不属于救助对象。但特殊时期,就得特事特办。马先生一家就“不合条件”,但是疫情之下,中国这么团结,大家都是家人,有困难能帮尽量帮,还是安排他们住下吧。2月29日,马先生一家人住进来,铺盖被褥、内衣拖鞋、牙具牙膏、香皂衣架……别人有的,马先生一家也每人安排一套。

借了房子,还得借灶。马先生一家是回族人,有着不食猪肉的饮食习惯。救助站食堂自然吃不来,老张专门置办了一套炉灶锅具,提供食材,让马先生一家另外开火做饭。

救助站里这个临时的家,像模像样。外面寒风冷雨,家里却是欢声笑语。

网课,是所有学生绕不开的日常。

马先生家有三个孩子,上课怎么办呢?救助站把蜗牛速度的旧电脑换成了新的,搬到马先生“家里”,接上网线,网络课堂如期开课啦!别人的网课要把家长逼疯,但在马先生“家里”,网课却成了最有趣的事。救助站“家长”老张说,孩子们太懂事了,学习生活样样都安排得井井有条。他们过生日,老张和工作人员想办法订了一个蛋糕,作为对孩子们的奖励。他们说,救助站里,孩子们的读书声最好听。

随着疫情防控形势积极向好,通城解封了。救助站帮马先生办好相关手续,挥手送别。3月23日,马先生一家开车回到了江西。临行前,他委托广告公司做了一面锦旗,送给通城救助站里的“家人”。

0

2


和马先生一样,离开之前送锦旗的,还有湖南老乡陈先生。陈先生是做工地会计的,年前在多个工地结账,被“封”在通城了。他的家就在湖南月田,离通城并不远。但为了配合疫情防控,他听从工作人员安排,从酒店搬到了救助站。

救助站的条件也还不错,一日三餐,24小时热水,生活用品都给安排到位。

救助站的生活也不寂寞,有书有网有电视,喜欢喝茶救助站发了茶叶,甚至还给烟友发香烟。

从2月26日到3月19日,陈先生踏踏实实地住在救助站,跟大家一起“闭关”抗疫,关注着最新消息。

为了让老陈早日回家,“家长”们也是操碎了心,做好各项检查,联系到月田村,办好接收证,再安排车“快递直达”把老陈送到家。

中国人表达感情有时候很含蓄,锦旗是最好的“代言者”,所以老陈也留下了一面锦旗。

0

3


回不了江西老家,又生病了,身无分文的钟大姐并没有“完了”。通城救助站的“家长”老张把她送到了县中医院。因低热加上痛风、糖尿病发作,钟大姐住院一个多月。

在医院里,有饭吃,有药用,受到了医护人员的精心照顾。康复出院,钟大姐被接回了救助站,治疗费一万多,老张也帮她结了账。

钟大姐说,通城在她最艰难的时候,给了她一个温暖的家。她想在通城找一份工作,等工作落实了,再从救助站搬出去。

“刚进救助站的时候,只有不到70斤,现在长到85斤了。真的很谢谢!”体重的变化,或许是中国农村妇女最朴实的“感谢”吧!

此生不悔入华夏,身在异乡也有爱。这次疫情,让我们在失去、悲伤的同时,也在获得和感动。正是因为有了许许多多这样平凡的小故事,我们的记“疫”才会更丰满、真切。

(编辑:胡颖 审核:傅凡)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