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砥砺奋进中书写通城改革答卷

12-21 16:06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一年来,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冲击和挑战,通城县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对标中央和省市改革决策部署,坚持以全面深化改革作为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招,全县上下全面发力、多点突破、蹄疾步稳、纵深推进,交出了一份沉甸甸的改革成绩单。

这一年,我县坚定不移推进全面深化改革,聚焦点、破难点,统筹推进“六大”领域改革,不断提高群众的获得感,汇聚起持续推进改革的磅礴力量,探索出一批在全省乃至全国有影响的“通城经验”。

这一年,湖北省疫后油茶产业发展论坛暨技术培训会等现场会在通城召开,通城在全省林业秋冬森林防火工作电视电话会等会议作典型发言;通城被确定为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全省返乡创业示范县、全省构建信访矛盾社会共治机制试点县、全省推进街道管理体制改革“两清单一目录”编制试点县;多项改革获“学习强国”、中央电视台、湖北电视台等平台,《中国改革报》《光明日报》《经济日报》《湖北日报》等媒体以及省委《政策》《调查与研究》《改革简报》等内参宣传推介。

发展是第一要务。

发展出题目,改革做文章。面对疫情冲击,通城县坚持年度发展目标不变、任务不减,以恢复经济社会发展为方向,以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为突破口,积极推动转型式恢复、升级式恢复、创新式恢复,让群众切实感受到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红利。

企业项目迅速复工复产。推出促进企业复工及返乡创业就业“十条措施”扶持政策,“一企一策”帮助企业解决资金短缺、运输不便、产品滞销等实际问题,274家企业落实“免、延、缓”金额2568万元。全县837家工业企业,36家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1573个商业、服务业经营主体在第一时间实现复工复产。4月份,全县工业增加值月度增速由负转正,成为全市首个实现正增长的县。进出口指标一直保持逆势增长。上半年完成新增入规企业9家,提前半年完成市定目标任务。

外向型经济开始发力。万雅国际商贸中心一期元旦开业, 20多家国家馆入驻,二期会展中心等工程开工建设;连续第三年组成全国最大县级交易团参加进博会,一举揽获合作项目19个,签约金额63亿元;10万人武汉人游通城活动人气爆棚;“商贸+旅游”的火热,带动“地摊经济”“夜市经济”迅速升温,“游美丽乡村、购世界品牌”名片享誉湘鄂赣,旅游业呈现蓬勃发展之势。

电商产业突破发展。制定出台《关于大力推进电子商务产业发展的意见(试行)》,重点打造的幕阜山电商村38家电商企业签约入驻,“集客魔方”网红直播基地正式启动,麦市镇冷塅村、大坪内冲村等42个村级电商物流综合服务示范站点建成,改造升级的玉立物流园、万雅跨境电商城投入使用,以“助力通城,为爱买单”为主题的通城首届抖音电商产品推荐会在11家本地平台直播推广带货,实现订单过万,销售额过10万元。

优化营商环境,就是解放生产力,就是提高综合竞争力。

通城县大力推进“放管服”改革,不断优化营商环境,让群众和企业免去了更多跑腿麻烦。加快推进政务服务平台一体化建设,梳理县本级政务服务事项1373项、电子证照模板75个,政务服务事项可网办率达80%;简化审批服务流程,重点推动减环节、减时间、减材料、减跑动,确保群众登一网、进一门、跑一次、能办成,政务中心进驻事项数达933项,“一窗办理”事项超81%,企业开办设立登记时间压缩至1个工作日;创新创优服务方式,积极推行帮代办服务,今年共为30多家企业提供帮代办服务,主动上门80余次;积极推进“跨省通办”,已成功与湖南省临湘市、岳阳县签订协议,实现两县政务服务“跨省通办”。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老百姓关心什么、期盼什么,我们就要重视什么、关注什么,改革就要抓住什么、推进什么,通过改革给人民群众带来更多获得感。”

提升百姓获得感,消除贫困是第一步。通城县创新工作思路,不断提升脱贫攻坚成效,让群众摘掉“穷帽子”过上好日子。持续聚焦因病、因学、因灾等致贫返贫关键因素,减贫防贫“通城方案”更加完善,累计帮扶对象11批306户,发放帮扶资金493万元,经验做法受到各界好评和群众点赞,中央电视台《新闻直播间》专题聚焦报道。创新建设“扶贫微工厂”,坚决克服疫情影响,吸引和支持企业、能人大户等新型经营主体在乡村建成“扶贫微工厂”66家,吸纳860余名贫困劳动力家门口就业,村集体经济增收3万元以上。创新开展“四民”活动,3049场“屋场会”和1000多个“八小”项目大大促进了群众对干部工作作风的满意度、对结对帮扶成效的认可度“双提升”。创新开设“四员一岗”,3700名生态护林员、农村保洁员、河湖库巡查员、农村道路护路员实现家门口就业,并有效参与乡村公共事务管理,经验做法在人民网等媒介宣传报道。今年4月21日,省政府批准我县脱贫摘帽退出。

推进改革,从群众最期盼的领域改起。

教育是最大的民生。通城县深入推进教育投入保障机制改革,让群众享受到更加优质有保障的教育。着力实施教育“去行政化”,通过严控学校“官员”编制,推行教育总支、学校校长等管理人员带头任课、带头讲课、带头“晒课”,对学校行政管理岗位实行竞争上岗,对新招录教师和进城教师按成绩公开选岗,选贤任能,打破论“资历”、讲“平衡”的怪圈,从制度上消除教师“羡官”“要官”“跑官”现象。成立通城尚信教育投资有限公司,加快推进46个教育项目;城区中小学严格实行划片招生,新建、改扩建并投入使用学校7所,增开班级23个,新增学位5909个;学前教育规范发展,全县普惠性幼儿园80所,占比83%;2020年全县引进和招录教师275人,招录教师规模、涉及学段和人数均为历年之最。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

通城县持续深化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让群众看病就医和养老服务更有保障。谋划、实施公共卫生应急预防中心、县医院传染病大楼等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十大项目,县中医院改扩建等5个项目即将完工,县域医共体每日远程会诊20余人次。2020年城乡居民医保参保人数41.6万人,28.3人次参加社会保险,医药服务价格管理持续加强,社会保险各项惠民政策全面落实。投资180万元建设17个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115个农村老年人互助活动照料中心得到进一步规范。

生态文明领域改革,一直是改革的重点。

通城县坚持乡村振兴战略,加快美丽乡村建设,让群众的获得感更加充实。稳步推进厕所革命、精准灭荒、乡镇生活污水治理、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农村安全饮水巩固提升、陈规陋习综合治理等“六个三重大生态工程”,统筹推进“四好农村路”、水库除险加固、高标准农田改造等农村基础设施工程,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大力实施洁城行动,全面推进省级生态示范县创建工作,9家小石灰窑依法关闭,菖蒲港河、沙堆河、四庄河等河道生态治理工程有序推进,城镇污水处理厂完成升级改造,工业污水处理厂竣工运行,铁柱河湿地公园建成开园,药姑山、黄袍山先后入选国家森林康养基地,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提升。6月25日,我县举办首届端午龙舟赛,中央电视台全程直播,《光明日报》首版宣传,《学习强国》专栏推介,当晚央视《新闻联播》予以报道,通城生态治理取得的显著成效和生态宜居的城市风貌得到央媒集中展现,极大地提振了全县、全省乃至全国战胜疫情、恢复发展的信心、决心。

基层社会治理是一个重要的时代课题,尤其是经历新冠肺炎疫情考验之后,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水平既是现实的需要,也是新时代发展的需要。

通城县坚持把基层治理作为推进县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抓手,让群众的安全感满意度不断提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美丽乡村建设,17个示范点各具特色,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农业农村活力和发展后劲有效增强,沙堆九井峰茶文化品赏园建成开园,北港镇横冲村被评为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大坪乡内冲村被评为湖北旅游名村、湖北民族特色村。构建县直单位联系社区机制和“双报到”制度,组建“社区大党委”,将全县104个县直机关企事业单位与隽水8个城区社区3个城中村结对共建,推动治理重心下沉。积极开展县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工作探索,研究制定《通城县推进县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工作实施方案》《关于加强和创新平安创建体制机制建设推动县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若干意见》,进一步提升社会治理能力水平。持续深化司法责任制综合配套、政法机关机构、诉讼制度改革,全面提升司法效率。完善多元纠纷化解体系,创新诉调对接工作机制,通城县人民调解中心建成运行。

党的建设关系重大、牵动全局。

通城县始终牢牢抓住新时代党的建设着力点,持续提升从严治党能力,让党建纪检领域改革走深走实。坚持以“六大”活动为抓手,不断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领导力、号召力,进一步打牢通城县域高质量发展的思想基础、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持续推动党的肌体焕发新活力。通四线、五保线、双大线、G353通城段、G106通城段等五条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示范带加快推进,基层基础不断夯实。持续深化纪检监察体制改革,积极推进全县纪检监察基层基础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建设。建立澄清正名机制,为受到不实举报对象澄清正名。持续深化“三转”,实行乡镇纪委书记异地任职,全部落实专职专责要求。探索推进“巡审联动”,健全巡视巡察上下联动监督网。

时代催人奋进,风正最好扬帆。站在新的起点上,我们将以改革进行到底的坚定执着,继续坚定必胜信心、汇聚磅礴之力,精心谋划、精准落实各项改革任务,向53万通城人民交上一份更加精彩的改革答卷。(通讯员  吴宇星)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