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记者 程浩志 胡远】今年是建党100周年,全国上下正在红红火火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有着深厚红色资源禀赋的通城县塘湖镇,借力发力做活“红色+”文章。围绕红色革命纪念胜地,一个以“瞻仰红色、壮大绿色、筑梦蓝色”为旅游主题的多彩塘湖在徐徐铺开,一个村美、民富、产业兴的“红色小镇”“骑行小镇”已然呈现。
从党史学习破题,做活红色文章
春夏之交,大雨过后的塘湖大地山青水碧,草欢花笑;通城县秋暴纪念馆不远处的白水岩瀑布气势如虹、磅礴奔涌,前来参观瞻仰的游客不绝如缕。
“1927年8月20日,罗荣桓同志在通城领导农民暴动,打响了全国秋收暴动第一枪,成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第一个县级政权——通城县劳农政府,成功实现了毛泽东同志提出的‘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理论,为我党苏维埃政权建设提供了宝贵经验;罗荣桓同志在通城县塘湖镇起步参与革命的轨迹,恰是我党风雨百年、筚路蓝缕创业的缩影。”在秋暴纪念馆内的党史学习教育讲堂上,党史研究员杨伟民正在向前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党员干部宣讲解读党史。
通城县秋暴纪念馆、湘鄂赣省委党校旧址、通城县苏维埃旧址、黄袍山革命烈士纪念碑、革命母亲黄菊妈墓园等众多红色资源、革命旧址都位于塘湖境内,恰逢全党轰轰烈烈推进党史学习教育,通城县及周边县市的机关单位,不约而同地把塘湖作为党史学习教育、践行初心使命的打卡地。截至5月1日,已有160多万党员群众,500余个团体到塘湖瞻仰、游览和参观。
巨大的人流给塘湖带来了勃勃生机,镇党委政府乘势而为,对塘湖镇内的所有红色资源进行了一次大收集、大盘点,并规划开设了若干配套项目。如在通城秋暴纪念馆内开设红色讲堂,聘请像杨伟民这样的专业党史研究者讲授党史;同时将罗荣桓同志发动革命时行进转移的路线进行了考证发掘,开辟了一条长约五公里的“红军路线”,将通城秋暴纪念馆、湘鄂赣省委党校旧址、通城县苏维埃旧址、黄袍山革命烈士纪念碑、革命母亲黄菊妈墓园等红色教育基地串结联缀,如一线串珠的项链一般,既浑然一体,又特色各异,使得塘湖的红色文化由感性的元素向理性的物质转变、由短小的段落向宏大的篇章跨越。
“一栋栋旧址、一件件旧物、一幅幅图片……给我极大的震撼,这样在行走中的党史学习教育,让我更深切地感受到我党风雨百年的艰难困苦、玉汝于成。我们作为和平时代的党员,要鉴往知来中砥砺前行,唯有担当实干、奋发有为,方不负老一辈、不负新时代。”咸宁市农业农村局干部朱才先在学习瞻仰完后发表了他的体悟。
塘湖镇望湖村农户吴忠祥也因为游客的到来而忙得不亦乐乎,东桌泡茶、西桌上菜,他忙而不乱、笑语盈盈。吴忠祥曾是该村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当“流动厨师”是他唯一的生活来源。因房屋位于通城秋暴纪念馆、革命母亲黄菊妈墓园等红色纪念地的中心位置,来往游客如织。他便将自家一栋小平房改成了农庄,挂上了“忠祥农庄”的招牌,当起了“固定厨师”。砖灶柴火、泥滋土味……“忠祥农庄”随着红色塘湖的声名远播而逐渐红火,“五一假期每天有3000多块的毛收入”,吴忠祥心满意足的说。
今年五一过后,吴忠祥将他的农庄进行简单了装修,并在农庄门口加挂了一副对联,写道:昨贫今富,叫我怎能忘党的好;吃饱穿暖,请你常想念挖井人,横批是“生日快乐”四个字。朴实的言语、虔诚的情感,让前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党员干部莫逆于心、深有感触。像吴忠祥这样,依托塘湖镇红色资源开办农家乐、民宿店,在获田村、望湖村、大埚村、雷吼村已达80余家,还有开办特产店、游乐场以及提供导游服务等不一而足,村民普遍吃上了旅游饭、过上了富日子。获田村党总支书记王金平介绍,旅游产业的兴起也为村集体带来了收益,集体收入从去年的7万元增加到了今年的11万元。
从全域旅游谋篇,壮大绿色产业
红色塘湖声名日隆,其溢出效应也日益显现。塘湖镇望湖村、大埚村、润田村等村组曾因山高路陡而闭塞隔绝,外人鲜至鲜见,而今搭上红色旅游的快车而一跃成为明星村。
塘湖镇种植大户何鹤飞、刘勇两人现在喜上眉梢、乐在心头。今年他们合作社种植生产的30余吨富硒茶油、20余吨富硒贡米、万余公斤中药材一销而空,公司创收400多万元,这相当于他们近三年收入的总和。2015年,何鹤飞、刘勇两人在望湖、润田等村组流转山地3000余亩种植油茶、蓝莓、中药材等经济作物。虽有望湖、润田富硒黑土的优势,却因为交通不便,他们的富硒产品也一度遭遇销售难题,随着幕阜山旅游公路的通达才稍稍有所改观。近两年,旅游东风劲吹,“游红色塘湖、吃绿色食品”成为新时尚,他们的产品得以马逢伯乐、将遇良才,成为旅游产品中的抢手货。
在当地村民的观念思维中,自家晒制的干豆角、干茄子、竹笋、蕨菜是不能端上正席的,否则让人笑话,而今前来参观旅游的游客不爱荤腥味,点名要吃干菜野菜。在这种需求的刺激下,塘湖镇荻田、望湖、大埚等村的村民不仅把自家的菜地种满种足,还把房前屋后的空地都开垦出来种上时令菜,然后制作成干菜,现今这几个村的黑土地又重披绿装、生机盎然。据望湖村党支部书记夏明高介绍,2018年,望湖村土地流转价格是山地12元一亩,稻田50元一亩,而2020年就分别涨到了30元和300元一亩,而且还很难租到。
去年,塘湖镇党委政府在贯穿荻田村、望湖村之间的旅游公路旁建设了一个黄袍山富硒农特产品交易中心——黄袍山驿站。农户自制的干菜野菜,刘勇、何鹤飞生产合作社生产的茶油、中药材以及塘湖镇党委政府打造的旅游组合产品——黄袍三宝,都从这个驿站里随着红色旅游的特快而通达全国各地、走进千家万户。
在大埚村开展驻村帮扶的塘湖镇党委副书记时朋朋介绍:“红色塘湖催生的不仅仅是旅游业,也是农业、种养业的大发展,更是村民生活、生产方式的重构重塑。他们原来乱倒垃圾、滥砍树木、坐等政府帮扶照顾的陋习都没有了,自觉萌发出爱护环境、勤劳致富的良好习惯。现在,塘湖的‘绿’不仅是绿色产业的‘绿’,也是优美环境的‘绿’,更是村民生态环保生活方式的‘绿’。”
从乡村振兴行文,构筑蓝色梦想
2019年6月16日,“首届中国湖北•黄袍山(通城)全国自行车户外挑战赛”在通城县塘湖镇秋暴纪念馆广场激情开赛,一道道蓝色的弧线在塘湖的青山碧水间闪过,犹如飞剑流星般,留给观众一个个惊叹、歆羡的遐想。在这一天,全国的观众才恍然大悟,原来塘湖除了有庄严的红色、馨香的绿色外,还是壮美的蓝色。
在幕阜山旅游公路通车以前,进入塘湖镇大埚、望湖等村组仅有一条公路,沿着大盘山的山边岩尖徘徊曲折20多个回旋后通达山顶,因多年失修早已破烂不堪,上山的人提着一身胆、下山则紧着一身汗。2017年通城县塘湖镇两级党委政府将其升级改造成了沥青路,与幕阜山旅游公路进行了连通,并将道路两侧的护栏、绿化进行了完善优化、规划改造,由此一条起自白云生处、穿行花海林丛的环形自行赛道诞生;它全长12.5公里、海拔落差200米,在峰回路转处蜿蜒、以绝处逢生的姿态延伸,带给全国各地的自行车选手极大的挑战。2019年自行车赛女子组冠军杨丽萍在赛后接受媒体采访说:“塘湖的赛道是她运动生涯中最美的、最具挑战性的一条,赛道两旁风景秀丽,让人忘记了疲劳。”
这条道路还将通城秋暴纪念馆、通城县苏维埃旧址、黄袍山革命烈士纪念碑、革命母亲黄菊妈墓园等红色纪念地连成一线,成为集自行车赛道、红色旅游通道和村民脱贫致富跑道于一体的多功能道路。今年5月30日,塘湖镇这条道路将迎来第二届黄袍山全国自行车户外挑战赛,届时塘湖镇将再一次深化巩固这份蓝色的激情,绘制出“红色小镇”、“骑行小镇”的另一份振兴蓝图。
塘湖镇的另一种“蓝”是帐篷的“深蓝”。黄袍山户外帐篷节至今已连续举办七届,其规模、影响已跻身湘鄂赣之首。2019年深秋,第七届黄袍山户外帐篷节在塘湖镇大埚村启动,来自国内外的近万名户外运动爱好者齐聚塘湖,近千顶蓝色帐篷点缀在大盘山的秀峰丽景之中,在落日余晖的映照下如同一片蓝色的云霞,美不胜收。
无论是自行车赛的“激情蓝”还是帐篷节的“温情蓝”,塘湖镇党委政府都将它转变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先锋蓝”、乡村振兴的“示范蓝”。现今,一个规划面积400亩,深植于红色资源优势、依托荻田、望湖等村组的绝佳地势,包括自行车户外挑战赛、儿童平衡车拓展中心和山水户外运动休闲区的运动休闲综合体已在酝酿成型中,塘湖的发展又进入一片新的蓝海。
“红、绿、蓝是塘湖的原色,我们将借助赛、节、会的持续影响力,不断调和这三种颜色,最终绘制出一个多姿多彩的塘湖,让每一个到塘湖的游客都能看到不一样的颜色、找到自己心中最喜欢的颜色。”塘湖镇党委副书记王琛如此谋划道。
编审:黄争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