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通城:党建引领乡村产业振兴 全面打造返乡“微工厂”

08-04 10:56  

【全媒体记者 吴雷 通讯员 胡明】近年来,通城县委、县政府整合资金2.2053亿元,建成“微工厂”94处,坚持党建引领、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的理念,着力构建党员创业长效帮扶机制,因势利导、主动对接、搭建平台,有效激发了返乡党员热情,全面打造党员创业创富“微工厂”,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活力。

搭建乡村舞台,激发创业热情

2020年11月,通城县五里镇汉上村党支部牵头成立湖北翔云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该村党员李海兵看到家乡的发展机遇,毅然放弃在外高薪工作,入驻了这个“微工厂”。通过流转村集体土地,李海兵带领村民种植紫薯,采用通城延续下来的传统制粉工艺,把紫薯磨成粉制成粉条。到2021年种植面积扩大到1000亩,产值达到1000万元,有效带动贫困户300余户。

通过引进回归创业、承接产业转移由企业老板自筹资金建设,近两年来,通城县累计授牌“扶贫微工厂”27家,分布在11个乡镇,72个村,共带动832名贫困劳动力就业,人均年增收1.5万元以上,每个“微工厂”给村级集体带来资产性收益3万元以上。

创新发展模式,盘活资金资产

关刀镇关刀村无集体资产,无法提供生产厂房。2019年来,该村通过关刀镇党委积极争取上级政策支持,县级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标准、新建一处“微工厂”,关刀村党支部书记吴延胜引进通城蓝极星广告有限公司,该公司从事广告灯饰制作,带动贫困户就业32人,村级集体年增收3.1万元,贫困户年增收2.8万元。

与此同时,通城县采取“盘活资产”改建模式、“政策扶持”自建模式,对效益较差或急需资金的企业,通过收购其厂房和土地等资产,改造成“微工厂”,同时鼓励企业、能人大户和新型经营主体自主投资建设“帮扶车间”,对达到标准的,实行政策奖补。

增强多方链接 实现互利共赢

“微工厂”多属于劳动密集型小企业,适合有劳动力的脱贫户在家门口就业增收,实现“一人就业,全家稳定脱贫”的目标。尤其是与易迁户建成利益联结机制,易迁户每人年均分红1000元,保障期为5年,确保了搬得出、稳得住、真脱贫。

在“微工厂”的带动下,全县扶贫产业形成了全链条发展态势,发展壮大了油茶、茶叶、中药材、果蔬、光伏扶贫等8大特色主导产业,建成产业基地713个,培育农村新型经营主体1271家。全县共培育特色产业示范村45个,其中国家级示范村2个、市级示范村10个。

编辑:胡颖 审核:李学文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