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记者 黎赛明】当前正值中稻生长的关键期,持续的高温少雨天气,让一些地方的水稻“喊渴”。面对旱情,通城县水利和湖泊局抗旱服务队深入全县各乡镇,奔忙在田间地头,千方百计抗旱减灾保丰收。
在关刀镇杨田村大畈,源源不断的水流正通过泵站里的水泵涌入老方家的稻田。烈日之下的水稻,青翠水灵。
关刀镇杨田村村民 方世兵:今年干旱,我们杨田村畈上1000多亩水稻,如果不是县水利和湖泊局的关怀,水稻要干坏。
老方所说的支持,就是大畈泵站里,正在抽提灌溉用水的一台大功率水泵。流经杨田村的河流地势低,无法正常引水到农田,为解决全村灌溉问题,当地修建了多个泵站,因多方面原因,原来的水泵不能抽水,碰上今年的旱情,可把村民们急坏了。
为村民家稻田送来“及时雨”,是通城县水利和湖泊局抗旱服务队的责任担当。八月份以来,抗旱服务队顶着40℃高温天气,先后9次来到杨田村,与驻村干部查看旱情,研究抗旱灌溉措施,指导村民科学抗旱。
关刀镇杨田村村委会主任 吴月:今年县水利和湖泊局在我村修建了3个泵站,水管延伸300米,支持潜水泵3台,为我村1100亩农田灌溉提供了有力保障,为粮食丰产丰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对于杨田村很多村民来说,解决农田灌溉问题,最有效的办法就是通过泵站的水泵抽水。而对于抗旱服务队来说,她们的职责和使命是不惧炎热跑遍全县11个乡镇,及时摸清旱情“底数”,科学制定抗旱方案,精准调拨抗旱设备,做好泵站维修养护,以最快速度蓄水、抽水、畅水,全力保障水稻减灾、稳产、保收。
通城县水利和湖泊局抗旱服务队党支部书记 胡燕:抗旱服务队在局党组的正确安排和运筹下,我们从三月份开始,在全县各乡镇的泵站进行检测和核实,之后我们技术人员进行抢修和修建,在今年干旱期间,所有的农田的得到及时灌溉。
粮食丰收是农民一年到头的期盼,而确保大旱之年无大灾,是通城县水利和湖泊局的自我加压。旱情发生以来,水利系统全员取消休假,抗旱服务队10人(其中7名党员)一直奋战在抗旱第一线,做好旱情监测、取水抗旱、应急抢险工作,为全县11个乡镇发放大小水泵227台,配套水管3万米,抢修及维修泵站33座,新建泵站9座,累计投入抗旱资金约320万元。同时对每个乡镇培训辅导了一名技术人员,日常监管泵站的正常运行,对发生故障的泵站等设施做到即时维修,保障了全县21万余亩农田得到及时灌溉。
图文编辑:黎子凡丨责任编辑:黎赛明
审核:黎雄丨监制:黎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