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营造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浓厚社会氛围,通城县开展“强国复兴有我”百姓宣讲活动,通过真人真事、真情实感的“小切口”“小故事”反映“大时代”“大主题”。
如果我们停止垃圾处理,人们所丢的垃圾是否会凭空消失?答案是否定的。据统计,每人每天约产生1.2公斤垃圾,每年约产生438公斤垃圾,大量的垃圾堆积,就会导致一系列问题发生。随意丢弃垃圾会被直接覆盖上土壤形成大大小小的山丘,臭味可能是被掩盖了,但垃圾渗滤液将会污染地下水,打破原来地下水的平衡,必将会对周边地区的环境造成无法挽回的后果。
“商代断手,秦代刺字,唐代杖刑。”从这可以看出,自古代起,人们一直都非常重视垃圾处理,对生活垃圾也进行了严格的管理,这种严酷的处罚对于后世产生了很大影响。
陈开强同志,通城县环卫中心退休职工,1969年参加工作,见证了通城县城市建设及环卫事业的发展变迁。
他还记得刚参加环卫工作时,不仅十分辛苦,还饱受来自社会的偏见,几乎没有社会地位。六十年代,县城区常住人口不到6000人,城区面积不到1平方公里,城市建设也没有配套设施,城市主要产生的垃圾为粪便。当时隽水镇政府组织3名人员成立了粪管站的临时机构,粪管站人员每天走街串巷一家家询问是否出售大便,谈妥后就带领农民到各居民家里上门收购,还记得当时收购价8分钱一担,粪管站人员在当时也被叫做“清道夫”。1975年,粪管站更名为环卫所,主要负责城区环境卫生的管理,当时县城区仅有民主路(廊桥至九眼桥头)、西门巷2条主干道和新华街、和平街2条次干道,那时候城镇道路还是黄泥路,环境卫生工作主要依靠人力清洁,一把扫帚、一把大锹、一辆两轮平板车、一个铃铛就是环卫工作全部“家当”。垃圾清理由环卫工人推着一辆二轮板车走街串巷,一个人在前面摇铃,还要摇出一个节奏,居民听见摇铃的节奏,就往外端垃圾。
到了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国家推出了爱国卫生运动工作新举措,注重市容卫生综合治理,当时环卫所购买了第一台机动三轮车,取消了两轮平板车收运垃圾。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市格局不断拉大,道路不断延伸,城区常住人口和生活垃圾不断增加,环卫工作量逐渐增大,专用于道路保洁的工程车、农用车、洒水车也开始进入人们视线。
21世纪,依托大城市环卫作业服务市场化影响,通城县人民政府不断加大对环卫事业的投入,将通城县城乡环卫服务进行公开招投标,环卫作业正式步入市场化机械化操作,在环卫“机械+人力”的高效生产模式下,越来越多的高科技环卫设备亮相通城,大大减轻了环卫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
以前一段路,需要环卫人工两至三小时才能完成清扫作业,如今依靠洒水车、高压冲洗车、护栏清洗车和洗扫车的机械化洗扫结合,仅仅十分钟就能完成主次干道的清洁作业。路面养护车、高压喷雾车每天对人行道进行巡回冲洗和全程洒水降尘,城市更加焕然一新,呼吸的空气更加清新舒适。垃圾清运从以前依靠的三轮车、农用车等收运车辆转运转变为小挂车、侧挂车、压缩车收集、转运到所辖区垃圾中转站经压缩后送往垃圾处理厂进行焚烧发电处理,大大减轻了环卫工人的劳动强度。当下的街道上基本很难看到垃圾,即便有垃圾落地,也会很快被环卫工人清理干净;就连道路中间的护栏也是十分地干净,这些就是机械化带来的效益。
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至今,通城县城区从不到6000常住人口1平方公里的小县城,到目前管辖近14万常住人口18平方公里的新城区,从瓦舍平房到高楼林立,从仅有的4条黄泥主次干道到现有76条的宽敞大道,城市建设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通城县城市文明建设中,环卫工人作为不可缺少的一分子,通过一代代环卫人的努力,从3名清粪工人发展成为拥有570余名环卫工人和160余台各类环卫作业车辆的庞大队伍,从清扫保洁服务面积1万余平方米到331.86万平方米,无不展现了通城城市建设和环卫事业的“新生”,体现了“一城焕新,百业繁盛”的新面貌。
随着国家对环卫事业的不断重视,人们素质的不断提升,环卫工人的称呼也从“清道夫”变成了“最美城市美容师”。
通城县城管执法局 供稿
图文编辑|吴滟
一审|熊皓
二审|胡颖
终审|皮江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