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国复兴有我|扎根基层强担当,为民服务心不改

10-08 09:08  
强国复兴有我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营造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浓厚社会氛围,通城县开展“强国复兴有我”百姓宣讲活动,通过真人真事、真情实感的“小切口”“小故事”反映“大时代”“大主题”。

扎根基层强担当

为民服务心不改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群众需要什么,我们就去解决什么。能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就是我们驻村干部最大的愿望。”这是通城法院驻村第一书记吴志明的心声。

吴志明于2022年2月来到易塅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刚到村里时,工作岗位的转变,让他经常思考三个问题,就是如何学会当好村里的“书记”、群众的“朋友”和村民的“学生”,他说:“只有搞懂这些,才能用心用情服务群众,聚焦群众急难愁盼,在乡村振兴中贡献自己的力量。”

学会如何当好村里的“书记”

对村民多关心。把帮扶村当家乡、把村民当亲人,做工作用感情,入户走访放低姿态,多坐坐群众的小板凳,多听听群众的心里话,多想想群众的糟心事,能进得了门、唠得了嗑、吃得了饭。易塅村村民熊石应说:“这个书记一点架子没有,跟我们像朋友一样。”

对工作多尽心。村里的工作千头万绪,但对待工作尽心尽力,他不仅把大事难事的解决作为重点,更没有忽视群众身边鸡毛蒜皮的小事小诉求,还经常帮助村里整理台账资料,用力所能及的事做好每一件工作。易塅村妇联主任徐珍华说:“多亏有吴书记在,我们的工作效率提高了不少。”

对自己多用心。自我加压,加强对政策、文件的学习,对标先进村的优秀典型做法,总结好的经验,查摆问题和不足,不断总结提升。在遇到问题时,他严格要求自己,勇于承担责任,敢于接受挫折和群众的批评,善于吸取教训、不断成长。

学会如何当好群众的“朋友”

拉拉家常做工作。有时候,明明是一些为村里谋福利的公共项目建设,因为需要占用村民土地,有些村民就漫天要价,致使项目无法推进。他说:“找村民不能一味只谈工作的事情,先要与他们拉拉家常、聊聊天,等关系熟了获得信任后,再找时机抛出话题,做好耐心解释工作,这样,工作才能事半功倍。”

交交朋友知民情。初到村时,他经常没事就到村民家里坐坐、聊聊,和村民们熟悉后,通过他们可以知道村里很多“八卦新闻”,比如谁家与谁家有矛盾、谁以前做了哪些缺德事、谁家今年娶了个媳妇……村里很多情况、很多信息是在走出办公室后才能获取的。这让他明白与村民交朋友,干工作也仿佛多了很多双眼睛和耳朵。

用心用情交朋友。2022年是全县重点抓联农带农工作的重要之年,易塅村作为脱贫村,产业薄弱,联农带农效果不明显。为此,他在易塅村开启了“带货”模式,通过自己社交圈,在朋友圈、通城户外协会、跑协、自行车俱乐部、摩托车俱乐部、越野车队等户外民间组织群里发送农副产品销售的消息,累计每年帮村民销售农副产品十几万元,一时间让村民家中“无货”可卖。

学会如何当好村民的“学生”

学习吃苦耐劳精神。在易塅村公路建设中,因村集体经济难以负担,便通过共同缔造方式,每家每户出工投劳、筹资捐款,形成了“人人争当义工、个个出钱出力”的义工服务浓厚氛围。在义工服务队伍里,既有年龄70多岁搬砖种草的“老年义工”,也有将娃吊在背后参与建设的“带娃义工”,还有工作在外仍坚持参与义工服务的“应召义工”。他说:“这种不辞辛劳、主动付出的奉献精神带给我极大震撼,也值得我们工作队学习”。

学习务实生活智慧。从前只在电视、课本上见过的农作物傻傻分不清楚,更别说什么种植、养殖技术了。现在从办公室到田间地头,从书本到农技农活,可能比他们学了更多知识,但真没他们懂实际生活。他说:“面对农村的一知半解,我们只能认认真真当学生,向村民虚心请教,向群众用心学习”。

学习管用的工作方法。2023年旱情较严重,农户经常能想出办法救活地里作物,在与农户抗旱过程中,他也备受启发:有些村民可能文化素养不一定高,但“高手在民间”,他们常常在某些方面有自己独特的专长、管用的点子,找他们问计问策,对于启发工作思路、拿出破解难题的实招很有帮助。

通城县马港镇人民政府 瞿欣 供稿




图文编辑|吴滟

一审|熊皓

二审|胡颖

终审|皮江星

相关阅读